OTDR 透過雷射二極體和脈波產生器發送光到光纖內。使用耦合器將返回的光與訊號分離,並傳送到光電二極體的檢測器,將光訊號轉換放大、採樣、並顯示在螢幕上
二極體
雷射二極體是透過電流產生光的半導體。 二極體是根據中心(或波峰)波長、頻譜寬度和輸出功率來做選擇。
中心波長
中心波長是光源發出最大功率的波長。 也是 OTDR 測試使用的波長規格,例如 : 850 nm、1300 nm、1310 nm、1550 nm 和 1625 nm 或 1650 nm。
頻譜寬度
指一雷射束所含蓋電磁波的頻譜。到目前為止仍無法產生頻寬為零的光脈波。如1540 nm(奈米)的脈波實際含涵蓋的範圍可能為1539.9 nm到1540.1 nm而非1540 nm。
輸出功率
為了獲得OTDR的最佳結果,關鍵是要求光源的輸出功率必須要足夠強,以便為接收端的檢測器提供足夠強的功率。
OTDR 技術中使用的二極體主要有兩種類型 : 發光二極體和雷射二極體
發光二極體
發光二極體 (LED) 是一種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電子元件。
一般來說,LED 的功率不如雷射,但價格便宜得多。 LED 主要用於多模 OTDR 應用(850 nm和 1300 nm)。
雷射二極體
雷射(光源)在傳播過程中保持相同的的相位差,具有相同的頻率,或者有完全一致的波形,由在光束中發射的單一波長組成。
法比-培羅特雷射 (Fabry Perot Laser)
是 OTDR 設計中最常用的雷射二極體類型。
F P雷射器主要用在1310 nm、1550 nm 和 1625 nm 或 1650 nm 波長的單模 OTDR 應用。雷射器發射多個離散波長的光,提供 5 nm 到 8 nm 的光譜寬度。
分散式回饋雷射(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)
分散式回饋雷射比簡單的法比-培羅特雷射精確得多,但傳輸功率的能力卻比較低。
FP 雷射器在 5 nm 和 8 nm 的波長範圍內發出大量諧波。
另一方面,DFB 雷射器僅選擇 FP 雷射器光譜中的一個主要波長,提供 <0.1 nm 的窄光譜寬度。
LED光源與雷射光源比較